

2024年8月21日,S104蘭阿公路項目全線貫通。(資料圖)
山水金城,今朝更美。
從蘭山飄雪到水禽翔集,從華棟廣廈到萬家燈火,從河清岸闊到港通天下,“黃河之濱也很美”的城市名片越來越靚!
如今,暢行蘭州,美的風景、美的驚喜,接連不斷。
在城關區,流光溢彩的新光夜市,不僅讓人嘗遍西北美食,還可在仰望星空中品味邊塞詩歌的雄壯,一座名副其實的美食文化地標;
在七里河區,兩車道的建西西路被拓寬為四車道,驅車其間,彭家坪的上下風光,排闥而來;
在安寧區,一條S595#道路的打通,讓桃林路與銀安路的丁字路口變成十字路口,區域活力煥然一新;
在西固區,甘肅(蘭州)國際陸港,龍門吊高聳,集裝箱成陣,列車馳奔、汽笛長鳴,四向六條國際貿易通道在此集散,蔚為壯觀;
在蘭州新區,蘭州鐵路口岸中川北站物流園,一列列飛馳的鋼鐵巨龍,匯聚而來,與保稅區、航空港優勢疊加,形成“空鐵海公網”多式聯運體系,氣象壯麗;
……
以山河為美,因樞紐而興,由開放而盛。
從暢交通的“小而美”,到擴開放的“大工程”,一個更具魅力、更加開放的蘭州正迎面走來。

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主體工程竣工,標志著該工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。
民生之路更暢
“路暢了,景美了,人的心情也更好了!”
隆冬時節,蘭州建西西路材料南廠公交站前,“90”后王均注視著川流不息的車流,臉上洋溢著笑容。
“從武威路到土門墩街,這條兩公里的路,原來只有兩個車道,高峰期沒半小時過不去!”談及這條路曾經的擁堵,王均感受深刻。每周五,他要從安定門附近的單位乘車回安寧區,走建西西路,本是一條捷徑,但每每看到導航地圖的擁堵提示,他不得不繞道蘭阿公路,從金城南上高速,再經西固下高速,才到安寧。雖然繞了一大圈,但還是比從建西西路走得快。
這一“望著近路走遠路”的狀況,在2024年“十一”假期結束了。
2024年9月底,經蘭州市市政工程服務中心歷時5個半月的施工改造,建西西路由雙向兩車道變成了雙向四車道,T112#路以西和南環路相接的地方最寬達到了八車道。
建西西路因路窄而堵的瓶頸被打破。
蘭州市市政工程服務中心道橋養護科工作人員靳斌說,這是全市綜合交通大會戰的重要一環,我們克服管線遷改、土地征占等多重困難,于“十一”前完成改造并通車,將這段路高峰期通行需要半小時縮短至10分鐘。
窄路在變寬,“斷頭路”也在打通。
在安寧區西港星匯國際大廈前,一條705米雙向四車道的東西向道路,嶄新寬闊,連接起富強路與桃林路、銀安路十字。劉家堡片區的群眾來往兩頭,只需3—5分鐘。
然而,在2024年10月4日前,這還是一條“斷頭路”。附近群眾從富強路前往桃林路,要南下通達街,經北濱河路,再北上,才能到達,開車需半小時。
2024年年初,根據蘭州市綜合交通大會戰安排,蘭州市在此實施S595#道路工程。蘭州建投公司于2月27日進場施工,至10月4日建成通車。桃林路與銀安路的丁字路口變成了十字路口,路暢、景美之余,區域活力被激活,發展能級被提升。
“毛細血管”要通,“主動脈”更要暢。
在五星坪鐵路平交道口綜合治理項目現場,人行天橋、下穿通道等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建設。項目經理繆昌文介紹,工程將通過上跨下穿,解決五星坪交通樞紐堵車難題。該項目建成后,車從蘭工坪下來,往鹼溝沿路方向左轉,直下地下通道;從鹼溝沿路往工林路方向左轉,也直入地下通道,解決了這一樞紐上下兩個方向的“左轉”問題。蘭工坪路、工林路、鹼溝沿路各設1座人行天橋,人車也將實現分流。目前,這一工程已完成進度的60%,預計2025年“五一”建成通車。
在七里河區黃峪鎮王官營村,G2201蘭州南繞城高速黃峪鎮出入口新建項目也在快馬加鞭地推進。
項目經理柯正雄介紹,這個項目建成后,蘭州市民從彭家坪、馬灘入南繞城高速,不再繞至蘭州南、西固,從這里就近接駁。目前,項目已完成施工任務量的90%以上。
2024年12月3日上午,73歲的蘭州市民魯波益和鄰居從蘭州西站十字趕到這里觀看工程。“我們從網上看到了這個工程,今天專門來看看,很壯觀,很期待!”“路暢了,蘭州兩山的美景,也更多地走進了人們的視野。”魯波益高興地說。
開放之路更廣
交通暢,百業旺。
縱觀蘭州發展史,從津渡四境、關通八方的黃河古渡,到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、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、綜合交通樞紐、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、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節點城市,無不與蘭州所處的區位與交通優勢密切相關。
近年來,蘭州市實施綜合交通大會戰,系統做好“鐵公機水郵”五篇文章,推進36項重點任務、133個重點項目,加快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。
橋跨兩岸,港聯四海,路通全球。
2024年12月3日中午,甘肅(蘭州)國際陸港,290臺小汽車被裝入JSQ型商品車國際班列,發往阿拉木圖。自去年10月17日起,甘肅(蘭州)國際陸港正式開啟JSQ圖定班列,實行一周一列穩定發運。西北最大的商品汽車物流集疏地正在這里崛起。
近年來,甘肅(蘭州)國際陸港依托多式聯運物流園、鐵路口岸、整車口岸等多個功能區,在省內率先開辟了中歐、中亞、南亞、中吉烏、西部陸海新通道、隴海大通道六個方向國際貿易通道,通達20個國家30多個城市,累計發運國際貨運班列1631列,占我省始發國際班列的50%以上。

蘭州新區京東物流“亞洲一號”蘭州智能產業園集中小件和大件商品倉儲、分揀、轉運等功能于一體,成為甘肅省內目前規模最大、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智能物流園區。本版圖片攝影:新甘肅·甘肅日報記者 馮樂凱
在蘭州新區中川北站物流園,甘肅物流集團路港物流公司將來自哈薩克斯坦的亞麻籽運至12公里外的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,經加工企業加工成毛油后,再由蘭州新區糧油企業精深加工成食用油,分撥至國內市場。
這是甘肅物流集團發揮蘭州新區節點樞紐、區港聯動、產業集群優勢,推進“物流帶動貿易,貿易帶動產業,產業反哺物流”的生動探索,協同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、航空口岸,形成以電子產品、進口糧油、進口木材加工出口為一體的多業態發展格局。
“蘭州號”國際班列自2015年7月從這里首發以來,已實現到發班列1095列。蘭州新區至中亞、歐洲、南亞的國際貨運班列匯聚于此,與俄羅斯、德國等近40個國家開展了經貿合作,近20家本地企業產品銷往全球。
甘肅物流集團路港物流公司、甘肅省民航航空物流有限責任公司還依托蘭州新區交通樞紐地位,建設國際航空港、鐵路陸港、綜合保稅區、鐵路口岸、航空口岸國際物流大通道保障基地,布局國際鐵海、公鐵、空地聯運及貨運航線,構建“空鐵海公網”多式聯運格局,形成“通道+物流+產業”運行體系,提升蘭州新區對外開放能級。
目前,蘭州新區多式聯運業務已輻射近60個國家和地區,產品涵蓋鐵礦石、氧化鋁、電解銅、木材、棉紗等基礎原料,機械裝備、新能源汽車等工業產品,進出口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。
登高望遠乘勢而上,優勢再造勝勢可期。
眼下的蘭州新區,正以暢交通為抓手,淬煉優勢,提質提速。
在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現場,形似“如意”的T3航站樓和“亭亭玉立”的塔臺格外醒目。候機廳內,流線型天窗,猶如黃河水波流動的韻律,綻放著蘭州之美。
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按2030年旅客吞吐量3800萬人次、貨郵吞吐量30萬噸、飛機起降30萬架次設計,是全國首個落實空鐵(軌)換乘流程優化的綜合客運樞紐,為甘肅搭起聯通世界更寬廣的“空中橋梁”。目前,整個工程正在進行各環節測試,計劃今年3月投運。
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,憑借著不斷對工藝進行優化改進,成為我國第一家采用“中藥西制”并首創中藥濃縮丸劑型的生產企業、第一家中成藥出口企業,多年進入中國中成藥行業會員企業出口十強。
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。
近年來,蘭州市加力打造“大通道”,建好用好陸上通道、繁榮空中通道、暢聯網上通道,提升綜合保稅區、航空口岸、鐵路口岸等開放平臺能級。
發展之路更美
更具魅力、更加開放的蘭州,源于向新向優向未來,源于高質量發展持續邁上新臺階。
在蘭州新區京東物流蘭州亞洲一號分揀中心,動力傳送線高速運轉,一個包裹從倉儲流向分揀中心約1000米,最長需要17分鐘到達分揀中心裝車送貨。整個分揀中心智能化程度達到93%,日均包裹吞吐量18萬件。
該中心自2023年9月投運以來,不斷夯實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智能供應鏈、智能物流等核心領域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創新能力,放大物流+信息流深度耦合優勢,打造了倉揀運配一體化的強大供應鏈。
創新閥門一旦打開,活水就會不斷迸發。
在甘肅(蘭州)國際陸港,申通快遞蘭州智慧物流產業園內,自動分揀線上,600多條皮帶機、26臺自動稱重掃描設備及相關分揀設備等協同作業,一件件快遞被高效精準地分揀至指定區域,大件快遞從進線到各網點倉位只需5分鐘。
園區建設申通蘭州智慧物流基地、電商運營基地、倉配一體及結算中心等,輻射甘青寧中轉分揀配送快遞業務。2023年10月投運以來,日均處理快遞70萬件,為西北地區消費者提供“當日達”“次日達”物流服務,拉動消費增長。申通在甘肅省快遞行業市場占有率也從2023年的3.5%增長到2024年的8%。
傳統產業提質升級,新興產業蓬勃發展。
在蘭州新區科文旅集團大數據產業園,機柜成陣,“云朵”飛揚。來自多家單位的數據機柜,在這里形成算力集群。
蘭州新區科文旅集團充分放大新能源、大數據疊加優勢,打造面向賦能千行百業的“智算底座”,探索物聯網應用新模式、新場景和新業態。
數智賦能,贏得主動。
在蘭州新區化工園區,建成了基于物聯網、大數據分析、AI等技術手段,集數據采集、風險分析、事故災害預警、應急響應于一體的化工園區智慧管理中心,實現一張圖可視化展示、實時掌握園區企業基本情況及生產狀態,并實時評判企業風險等級,及時消除事故隱患,為園區發展保駕護航。
做強城市經濟,提升發展能級。
城關區大眾巷社區,位于蘭州西關商圈,0.27平方公里內,樓宇林立,居住著8000多人。
當樓越建越高、人口密度越來越大,如何下好城市治理的精細功夫,呵護每個人的“小確幸”?
大眾巷社區整合資源、創新模式,探索出以家為圓心,以步行15分鐘左右為服務半徑的一刻鐘便民生活“圈”,“圈”出了多業態的社區商業集群,也“圈”出了城市濃濃的煙火氣,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。
“叔,您的高壓142、低壓91,降下來了!平時的藥要按時按量吃。”
“沒問題,咱樓下就是佛慈大藥房,買藥很方便。”
2024年12月5日下午,在大眾巷社區衛生服務站,72歲的朱禮杰正在進行體檢,聽到護士的叮囑,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
為方便群眾就醫用藥,2023年4月,大眾巷社區將社區衛生服務站、醫養結合服務站整合在一起,并引入佛慈大藥房,構建“一房兩站”融合發展的醫養服務模式,打通惠民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。這一整合,讓“兩站”藥品由1000多個品種增加至5000多個品種,群眾更方便,佛慈大藥房處方藥銷量也增長了20%。
“這鞋洗得干凈又漂亮!”
在大眾巷鞋博店,剛從單位下班的劉金萍前來取鞋。
店老板唐麗華說:“我們這個店已經開16年了,老客戶遍布蘭州市內外。”
“改褲邊、修鞋子、配鑰匙……這些群眾身邊不起眼的小需求,都離不開小攤小鋪。”大眾巷社區黨委書記魏強說,他們把“小修小補”納入一刻鐘便民生活“圈”建設,引導和支持“小鞋匠”“小裁縫”們在社區發展,穩定規范的“小修小補”店鋪達到3家。
大眾巷社區整合轄區資源,讓各類服務資源集聚到居民家門口,有效提升社區基層治理水平,共同構建“幸福生活圈”。
全市“大盤子”,向新提質;民生點滴事,都掛心頭。一個更加美麗、更加開放、更具活力的蘭州正闊步前行。(新甘肅·甘肅日報記者 昝琦 吳夢寒 王占東 薛硯 魏曉倩 李永萍 馬小龍 新甘肅·每日甘肅網記者 王昱均)